科技部后续还将华西医院发表的SCI论文整合为虚拟期刊和期刊数据库,以期提升我院临床创新能力,特别是临床研究水平和加快转化应用,推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步伐。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刘光慧、微生物所党委委员施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主任孙飞做主题分享,会后我院专家与青年科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交流和探讨本次大会的举办,有助于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智慧医院深层次交流,推动四川省智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长沈百荣教授当选生物医学数据共享与安全分会会长。大会高峰论坛以推动发展,更新变革为主题,围绕智慧医院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医院物联网应用等热点议题,探索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技术创新,指导智慧医院持续发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李郁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数据AI中心张纪阳主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信息中心曹晓均主任、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彭建明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信息中心冯嵩主任先后分享了物联网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以知识管理为驱动高质量建设智慧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实践无纸化病历设计与实践和以‘智慧湘雅为目标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长沈百荣教授、秘书长陈斌,我院信息中心主任,信息、大数据、医疗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内各地医院分管院领导、信息中心负责人及信息专业人员共计100余人参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名资深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智慧医院建设分会选举在开幕式上进行,我院信息中心主任师庆科当选为智慧医院建设分会会长、罗凯当选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2月6日上午,由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主办、我院协办的2020年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智慧医院建设分会首届年会暨智慧医疗新基建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自5月下旬学校启动学生返校工作以来,我院江安校区返校学生人数122人,在学校、学院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返校同学学习、生活正常有序。
暑假临近,罗凤鸣书记还提醒准备回家和留校的同学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配合好疫情防控措施,做好自我规划两周以来,先后有77节次课程线下线上同步开课教学,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师生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教学反馈良好,学生课后即时评教137条次,平均分4.90分(满分5分)。6月8日,王坤杰副院长带领教务部、学生工作部工作人员到厚德楼(华西临床教学楼)、启德堂(第八教学楼)巡查了本科教学运行情况,与同学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教务部、各教学单位青年骨干教师、本科教学助教积极帮助任课教师解决了线上线下同步开课教学中的技术难点,保障了教学平稳运行。
全院各教学单位以多种形式开展集体备课,确保任课教师理解线上线下同步开课教学要求,掌握相关操作方法。为保障本科课程线下线上同步开课教学运行,教务部、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提前一个月即开始做好相关准备,制定了教学方案合格疫情防控预案。
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课程先后经历了15周线上教学和2周线上线下同步开课教学,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课程教学已全部顺利结束,期末考试将在7月10日前完成。羊裔明、刘自贵、邹天然、王兰兰、任安文、匡安仁等教学督导专家及教学单位负责人到堂听课,为教师教学提出了宝贵建议。任课教师到教室线下授课,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已返校学生到教室听课,未返校学生在线上参加学习。
教务部为所有本科教学教室增配了用于直播教学的软硬件,特别为兼顾教室扩音和线上直播收音效果重新设计调整了教室音频系统,为任课教师制作了文字版和视频版两种《线上线下同步开课指南》。根据我院《2020年春季学期第15-20周本科教学实施方案》,6月8日起,我院本科课程理论课启动线下线上同步开课教学。向任课教师仔细询问了教学准备情况和所需支持服务,对宗志勇教授等抗疫一线专家积极参与本科教学表示了感谢。学生工作部整理了学生返校名单,教务部将学生返校名单与选课名单进行了逐一匹配,确定了每门课的返校学生人数和名单,并为课程负责人提供查询与下载
已返校学生到教室听课,未返校学生在线上参加学习。6月8日,王坤杰副院长带领教务部、学生工作部工作人员到厚德楼(华西临床教学楼)、启德堂(第八教学楼)巡查了本科教学运行情况,与同学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
全院各教学单位以多种形式开展集体备课,确保任课教师理解线上线下同步开课教学要求,掌握相关操作方法。教务部为所有本科教学教室增配了用于直播教学的软硬件,特别为兼顾教室扩音和线上直播收音效果重新设计调整了教室音频系统,为任课教师制作了文字版和视频版两种《线上线下同步开课指南》。
学生工作部整理了学生返校名单,教务部将学生返校名单与选课名单进行了逐一匹配,确定了每门课的返校学生人数和名单,并为课程负责人提供查询与下载。任课教师到教室线下授课,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羊裔明、刘自贵、邹天然、王兰兰、任安文、匡安仁等教学督导专家及教学单位负责人到堂听课,为教师教学提出了宝贵建议。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课程先后经历了15周线上教学和2周线上线下同步开课教学,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课程教学已全部顺利结束,期末考试将在7月10日前完成。根据我院《2020年春季学期第15-20周本科教学实施方案》,6月8日起,我院本科课程理论课启动线下线上同步开课教学。教务部、各教学单位青年骨干教师、本科教学助教积极帮助任课教师解决了线上线下同步开课教学中的技术难点,保障了教学平稳运行。
为保障本科课程线下线上同步开课教学运行,教务部、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提前一个月即开始做好相关准备,制定了教学方案合格疫情防控预案。向任课教师仔细询问了教学准备情况和所需支持服务,对宗志勇教授等抗疫一线专家积极参与本科教学表示了感谢。
两周以来,先后有77节次课程线下线上同步开课教学,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师生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教学反馈良好,学生课后即时评教137条次,平均分4.90分(满分5分)技能考试采用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形式,每轮考试由6个考站组成,分别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操作能力。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仅25所院校参与本次水平测试。2019年全国共有48家医学院校参与,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和直辖市。
王坤杰副院长督导和巡查了水平测试全过程。水平测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2部分。6月19日-21日,我院顺利完成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和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发起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共组织2016级临床医学五年制、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290人参加考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的前身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2020年起更名为水平测试,旨在落实国务院医教协同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研究成果,科学测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学生学业水平,及时反馈医学教育教学过程,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在考试工作小组的组织协调下,临床技能中心、教务部、学生工作部、信息中心、安全保卫部、急诊科、基建运行部等多部门联动,共组织临床各科室考官104人次,考务人员30余人次,标准化病人40人次、学生志愿者45人、急诊医疗保障和安保人员约10余人服务本次水平测试。理论考试采用机考,主要考察学生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内容涵盖基础医学、医学人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四个方面
理论考试采用机考,主要考察学生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内容涵盖基础医学、医学人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四个方面。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仅25所院校参与本次水平测试。
技能考试采用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形式,每轮考试由6个考站组成,分别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操作能力。在考试工作小组的组织协调下,临床技能中心、教务部、学生工作部、信息中心、安全保卫部、急诊科、基建运行部等多部门联动,共组织临床各科室考官104人次,考务人员30余人次,标准化病人40人次、学生志愿者45人、急诊医疗保障和安保人员约10余人服务本次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2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的前身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2020年起更名为水平测试,旨在落实国务院医教协同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研究成果,科学测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学生学业水平,及时反馈医学教育教学过程,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全国共有48家医学院校参与,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和直辖市。王坤杰副院长督导和巡查了水平测试全过程。
6月19日-21日,我院顺利完成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和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发起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共组织2016级临床医学五年制、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290人参加考试6月22日上午8时,我院在学院设置三个分会场,组织全体毕业生参加四川大学2020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全体院领导和部分教师代表参会。
仪式最后,全体毕业生在程南生副院长带领下重温医学生誓词。我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21位勇士不畏生死、逆行武汉,希望我院毕业学子也能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
消化内科凡小丽博士代表全体毕业生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感恩、对导师的感激与怀念,与毕业生共勉,将时代的责任、母校的期望背负于肩,乘风而上。在毕业期间,学院通过一系列隆重、庄严、热烈的活动,倡导了健康向上的毕业文化,营造了感恩母校的毕业氛围。